2.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放射科, 郑州 450000;
3.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护理部, 郑州 450000;
4.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监护室, 郑州 450000
2.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Fuwai Hua Central Vascular Disease Hospital, Zhengzhou 450000, China;
3. Department of Nursing, Fuwai Hua Central Vascular Disease Hospital, Zhengzhou 450000, China;
4. Coronary Care Unit, Fuwai Hua Central Vascular Disease Hospital, Zhengzhou 450000, China
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医学检查技术,通过对被检查的人体组织施加射频脉冲和梯度磁场进行空间编码,从而获取磁共振信号。这些信号随后被用来生成具有高空间分辨率的横断面图像[1]。磁共振成像技术已成为大部分疾病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2]。然而,由于磁共振成像孔径狭窄、扫描速度慢、梯度磁场噪声、线圈固定等各种不适原因,约三分之一的患者在进行磁共振成像时会出现中至重度焦虑,甚至有部分患者不得不早期中断扫描[3],发生率0.8%~10%[4-5]。延迟、取消或重新安排磁共振检查,不仅延误诊断,也增加了患者和医院负担。磁共振成像焦虑问卷[6](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anxiety questionnaire,MRI-AQ)由Ahlander Britt-Marie于2016年创建,可以直观地评价进行磁共振检查患者的焦虑程度,并评估给予各种干预措施后患者的焦虑程度。MRI-AQ问卷已被英国[7]印度尼西亚等[8]多国学者使用,目前尚未见汉化版。因此,本研究拟汉化MRI-AQ问卷,并检验其应用于磁共振检查患者焦虑评估的信效度,以期为国内磁共振检查患者焦虑水平评估提供评估工具。
1 对象与方法 1.1 专家样本1:用于专家函询样本。专家遴选条件,由研究团队小组评议,遴选标准:1)中高级职称; 2)在磁共振及其相关科室内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医疗保健提供者;3)在磁共振及其相关科室内具有3年以上研究经验并发表高水平期刊论文的研究人员;4)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本研究。邀请放射科及相关医学护理领域专家7位。
样本2:用于内容效度评价。邀请7位专家包括心理学专家2名,护理研究专家2名(影像科护理专家1名,护理教育专家1名),影像科副主任医师2名,磁共振技师长1名,对中文版问卷各条目与磁共振检查焦虑体验的相关性进行评价。
1.2 患者选取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磁共振检查并符合条件的患者。纳入标准:1)年龄≥18周岁接受磁共振检查后;2)有清晰的认知,具备完全的行为能力,能独立完成问卷;3)自愿参加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进行磁共振成像的急危重症患者。本研究已获郑州大学生命科学伦理审查委员会的正式批准(ZZUIRB2023-221),所有参与者均为志愿加入,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样本3:用于预调查,于2024年5月期间,从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挑选了30名接受磁共振检查后的患者参与预调研活动。
样本4:于2024年6月—9月进行正式调查,用于量表信效度分析。在进行因子分析时,理想的样本量应为条目数的5至10倍[9-10],以确保因子分析的准确性和问卷结构的稳定性。考虑到磁共振成像焦虑问卷包含15个条目,按最大比例10倍计算,并预留20%的额外样本量以应对无效问卷等潜在问题,选取327例用于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另外303例用于验证性因子分析。
样本5:重测样本,从样本4随机选取30名患者于2周后进行重复测量,遵循国际问卷设计标准与心理测量学原理。
1.3 方法 1.3.1 汉化MRI-AQ遵循Brislin[11]所提出的双向翻译准则来完成问卷的汉化工作。流程涵盖关键环节如下:1)正向翻译。由2位精通中英文的研究生独立将英文版问卷译成中文(A1、A2),确保语言简洁明了,准确传达原意。2)综合调试。由汉语为母语的护理学研究人员主导,比对A1、A2及原英文问卷,解决歧义,优化表达,形成问卷调和版C。3)回译验证。邀请2名未接触原MRI-AQ问卷的中英文专家独立回译C至英文(C1、C2),经课题组成员讨论修订后形成函询初稿。
1.3.2 专家函询法本研究邀请7位放射科及相关医学护理领域专家,细致审查问卷正译、综合及回译版本。专家们在保持原量表核心意义的基础上,结合文化背景、语言习惯及国家实际,对问卷语句进行文化适应性调整,并评估内容效度。经2轮咨询及全面评议条目内容、语义清晰度、文化背景契合度及表达方式后,达成共识,形成预调查问卷版本。专家权威系数(Cr):Cr=(Ca+Cs)/2。Cr≥0.70[12]可接受。1)咨询专家对咨询内容进行判断的依据(Ca)。包含4个方面(直觉选择、理论分析、文献资料回顾和实践经验);专家的判断依据自我评价标准为Ca=1.0代表专家意见影响程度最大,Ca=0.8代表影响居中,Ca=0.6代表影响最小,最终计算全部专家的自评总和,并进行算术平均数。见表 1。2)咨询专家对咨询内容的熟悉程度(Cs)。分为5个等级(很不熟悉、不熟悉、一般熟悉、比较熟悉、非常熟悉)。见表 2。评价指标以咨询专家的自主评价为主。专家积极性即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反映专家对研究的关心程度,需>70%[13]。
![]() |
表 1 专家判断依据赋值表 |
![]() |
表 2 专家熟悉程度赋值表 |
1) 基本信息调查表。由研究者综合文献回顾与专家意见设计,涵盖性别、年龄、民族、检查部位及是否为首次检查等关键信息;2)磁共振成像焦虑问卷(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anxiety questionnaire,MRI-AQ)。由Ahlander Britt-Marie于2016年创建,该问卷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15个条目采用1(完全不)~4(非常)进行评分,放松症状的4个条目为反向计分条目,总评分越高,焦虑程度越高。该问卷Cronbach′s α为0.90,分问卷中焦虑症状Cronbach′s α为0.90和放松症状Cronbach′s α为0.89。3)校标问卷。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检验中文版MRI-AQ总分与焦虑自评量表总分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介于0.400至0.800表示中度相关,大于0.800表示高度相关。4)焦虑自评量表[14]。该量表分界值为50分,<50分为正常,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
1.3.4 数据收集流程经预调查,研究团队使用统一指导语,面对面让患者填写问卷。无法自填者,调查人员代填。回收时即查缺项,沟通补充,确保100%有效回收。2周后微信重测中文版MRI-AQ,评估重测信度。
1.4 统计学方法利用EpiData 3.1建库,IBM SPSS 26与Mplus 8.0统计分析。先描述基本信息,再经决断值法、相关性分析筛选问卷条目。组间比较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选Pearson相关,P<0.05为差异显著。内容效度依专家评定,结构效度经因子分析评估。信度分析采用Cronbach′s α、重测信度等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本研究共调查磁共振检查患者630例一般资料。详见表 3。
![]() |
表 3 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n(%)] |
研究团队对专家们的意见进行系统整理与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内容进行修订。调整问卷中的7个条目。1)部分条目表述用词不够通俗易懂,进行修改。如条目2:“我感到心悸”改为“我感觉心跳很快”。2)部分条目表述用词不够贴切,如条目3“我感觉呼吸困难”修改为“我发现我很难呼吸”。条目4“我感到害怕”改为“我很害怕”。条目5“我想离开”改为“我想出去”。条目6“我感到惊慌失措”改为“我惊慌失措了”。3)部分条目表述不清晰,进行修改。如条目15“我需要更详细的信息”条目11“我必须强迫自己控制住情绪”看不懂,修改为“检查前我需要更详细的相关信息,如检查环境、检查时长、配合要点等等”“我必须强迫自己控制住情绪进行检查”。经过文化调试及预调查,仅对部分条目的语言表述进行了修订,未增减量表条目。研究结果显示,量表条目比较适中,完成1份问卷仅需要3~5min。
2.3 中文版MRI-AQ问卷项目将问卷得分前27%和后27%的参与者分别归为高分组和低分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高低分组在各条目得分上差异显著(决断值6.489~19.255,P<0.05),表明条目区分能力强[15]。计算各条目与问卷总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均具统计学意义(r=0.620~0.811,P<0.05)。见表 4。
![]() |
表 4 中文版MRI-AQ问卷的项目分析结果(分,x±s) |
专家评定显示,中文版MRI-AQ问卷I-CVI为0.857~1.000,S-CVI为0.8,S-CVI/ave为0.961,表明条目精确涵盖主题,内容紧密围绕所属主题,专家共识高。
2.4.2 结构效度1) 探索性因子分析。Bartlett′s球形检验χ2=0.905,适合分析[10]。主成分分析及最大方差旋转后,提取特征根>1的因子,载荷值>0.4,累计方差贡献率>40%[16]。获2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73.854%,各条目载荷均>0.4(详见表 5)。因子分布与原问卷一致,形成中文版MRI-AQ问卷,含15条目、2维度(焦虑症状和放松症状)。
![]() |
表 5 中文版MRI-AQ问卷因子载荷(n=327) |
![]() |
图 1 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图 |
2) 验证性因子分析。中文版MRI-AQ的2个维度设定为潜在变量,同时将其包含的15个项目设定为观测变量,进而构建一个结构方程模型,并利用最大似然估计法来估算模型中的参数。拟合数据显示χ2/df=1.128,CFI=0.958,TLI=0.950,RMSEA=0.027,SRMR=0.042,模型拟合数据理想,最终中文版MRI-AQ问卷包含2个维度15个条目,放松症状维度(条目1、条目7、条目8、条目10)、焦虑症状维度(条目2、条目3、条目4、条目5、条目6、条目9、条目11、条目12、条目13、条目14、条目15)。
3) 校标效度。中文版MRI-AQ总分与焦虑自评量表总分Pearson相关系数为0.738(P<0.001),提示中文版MRI-AQ的效标关联效度良好。
2.5 信度检验结果中文版MRI-AQ问卷总Cronbach′s α 0.949,焦虑症状、放松症状的Cronbach′s α分别为0.952和0.954。当Cronbach′s α达到或超过0.7时,表明问卷的内部一致性表现优异。随后,时隔2周后,测试样本5,结果显示重测信度为0.915,满足了≥0.7的标准,折半信度为0.933(P<0.001),这充分证明了问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讨论 3.1 中文版MRI-AQ问卷鉴别度与一致性表现优异项目分析旨在评估MRI-AQ问卷各条目的区分能力,以初步判断条目对于量表整体的适宜性。采用临界比值法时,所有15个条目的判别值均超出了3的阈值,显示出条目间具有良好的鉴别效能;而在相关系数法中,各条目得分与量表总分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均高于0.4,表明条目与量表整体具有较高的同质性。基于上述结果,我们决定保留MRI-AQ问卷中所有15个条目,以进行后续的分析工作。该问卷条目能反映磁共振检查患者的焦虑程度。使用特异性磁共振检查焦虑评估工具可了解磁共振检查过程中的心理需求,为支持策略的制订提供依据。
3.2 中文版MRI-AQ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效度是指研究工具反映它所期望研究概念的程度[17]。本研究为了评估内容效度,我们邀请了7位拥有5年以上专业经验的专家,对量表中的条目及其内容的恰当性进行了审阅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I-CVI≥0.780,S-CVI≥0.800,这显示出量表含有充足且适宜的条目[18],足以有效地衡量磁共振检查患者的焦虑程度。在探索性因子分析中,总方差解释率为73.854%。在验证性因子分析中,数据拟合效果良好,χ2/df<3.000,CFI、TLI>0.900,RMSEA<0.080,SRMR<0.050,表明量表的结构效度较好[19]。效标关联效度结果显示,中文版MRI-AQ量表总分与焦虑自评量表总分Pearson相关系数为0.738(P<0.001),这证明了量表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可行性及实用性。信度是指使用某研究工具所获得结果的一致程度、稳定程度及可靠程度[20]。本研究通过内部一致性、折半信度及重测信度3个方面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MRI-AQ问卷的Cronbach′s α为0.949,与原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相当;折半信度达到0.933;且间隔2周后的重测信度为0.915,均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综上所述,MRI-AQ量表展现出了良好的信效度,具备在未来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应用的潜力。
3.3 中文版MRI-AQ问卷的应用前景接受MRI的患者可能出现恐惧、幽闭恐惧症等焦虑表现,影响检查完成度及健康状况[21]。当前,国内磁共振成像焦虑研究虽多,但量表一致性存挑战,急需适合本土的评估工具。中文版MRI-AQ含15个条目,从焦虑症状与放松症状两维度全面评估,信效度良好,且填写耗时短(3~5 min),实用性强。该问卷已有英印尼版,能直接评估检查中焦虑水平,是测量患者焦虑的有用工具。建议医护人员据此指导患者,提升服务质量,促其顺利完成MRI。本研究依据Brislin翻译模型,经历了严谨的翻译、反向翻译以及跨文化调适的过程,最终形成了中文版MRI-AQ问卷。该问卷在评估磁共振检查患者检查焦虑方面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且量表的条目表述清晰易懂,便于患者根据个人意愿独立或在他人的帮助下填写。然而,本研究的一个局限在于,它仅在郑州的一所三级甲等医院进行了初步验证,这可能导致样本的代表性有所欠缺。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考虑将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级别医院的接受磁共振检查的患者纳入调查范围,并增加样本数量,以便更广泛地验证中文版MRI-AQ在我国磁共振检查患者群体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申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1] |
靳志嘉, 李彦, 陆勇, 等. 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临床需求调研及发展趋势分析[J]. 磁共振成像, 2019, 10(2): 96-100. DOI:10.12015/issn.1674-8034.2019.02.004 |
[2] |
王艺宁, 杨文静, 赵世华, 等. 2020年心脏MR研究进展[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1, 37(12): 1898-1901. DOI:10.13929/j.issn.1003-3289.2021.12.033 |
[3] |
Madl J, Janka R, Bay S, et al. MRI as a stressor: the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response of patients to MRI,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consequences[J]. JACR, 2022(3): 19. |
[4] |
Platon A, Constantin C, Zamorani Bianchi MP, et al. Early MRI termination with major impact on the radiological interpretation: the experience of a large university hospital[J]. Eur J Radiol, 2023, 161: 110751. DOI:10.1016/j.ejrad.2023.110751 |
[5] |
Sadigh G, Applegate KE, Saindane AM. Prevalence of unanticipated events associated with MRI examinations: a benchmark for MRI quality, safety, and patient experience[J]. J Am Coll Radiol, 2017, 14(6): 765-772. DOI:10.1016/j.jacr.2017.01.043 |
[6] |
Ahlander BM, Årestedt K, Engvall J, 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questionnaire evaluating patient anxiety dur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h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anxiety questionnaire (MRI-AQ)[J]. J Adv Nurs, 2016, 72(6): 1368-1380. DOI:10.1111/jan.12917 |
[7] |
Bellhouse S, Brown S, Dubec M, et al. Introduc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to the lung cancer radiotherapy workflow-an assessment of patient experience[J]. Radiography (Lond), 2021, 27(1): 14-23. DOI:10.1016/j.radi.2020.04.020 |
[8] |
Amaliya MI, Setiawati R, Sari AK, et al. Analisis hubungn antara skor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anxiety questionnire(MRI-AQ) dengan denyut jantung terhadap tingkat kecemasan pasien pada pemeriksaan MRI lumbosakral[J]. J Vocational Health Studies, 2019, 2(3): 112-117. DOI:10.20473/jvhs.vzi.3.2019.112-117 |
[9] |
刘砚燕, 袁长蓉. 量表测量等价性及其在护理研究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 2015, 50(1): 110-116. 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5.01.026 |
[10] |
Boomsma A. The robustness of LISREL against small sample sizes in factor analysis models[C]//Jöreskog KG, Wold H, eds. Systems under indirect observation: causality, structure, prediction. Vol2, Amsterdam: North-Holland, 1982: 149-173.
|
[11] |
Brislin RW. Back-translation for cross-cultural research[J]. J Cross Cult Psychol, 1970, 1(3): 185-216. DOI:10.1177/135910457000100301 |
[12] |
黄冬果. 手卫生问卷的汉化及在本科实习护生中的应用研究[D]. 沈阳: 中国医科大学, 2021.
|
[13] |
范凤娇. 社区护理感知量表的汉化及在本科护生中的应用研究[D]. 沈阳: 中国医科大学, 2021.
|
[14] |
田银娣, 王怡恺, 李静, 等. 焦虑和抑郁量表在肝硬化患者临床应用中的信效度评价[J].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9, 22(1): 4. |
[15] |
岳速萍, 李洪毅, 王瑜, 等. 老年失智失能量表的编制: 统计学方法在条目筛选中的运用[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 40(18): 4009-4011.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20.18.062 |
[16] |
吴明隆. 问卷统计分析实务: SPSS操作与应用[M].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0: 342-523.
|
[17] |
Huang YA, Hsu TA, Fu S, et al.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mandarin version of the voice-related quality of life (MV-RQOL) measure[J]. J Voice, 2024(3): 38. DOI:10.1016/j.jvoice.2021.10.010 |
[18] |
刘可. 如何进行内容效度的检验[J]. 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1): 37-39. DOI:10.3969/j.issn.1002-6975.2010.01.017 |
[19] |
胡鹏, 路红, 马子程. 验证性因子分析中允许误差相关的可行性与条件性[J]. 统计与决策, 2018, 34(19): 37-41. DOI:10.13546/j.cnki.tjyjc.2018.19.008 |
[20] |
叶孝灵, 周春兰, 黄丛萍, 等. 脑卒中后失能综合评估量表的汉化与信效度检验[J]. 护理学报, 2022, 29(11): 65-69. 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22.11.065 |
[21] |
Madl J, Nieto Alvarez I, Amft O, et al. The psychological, physiological, and behavioral responses of patients to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J Magn Reson Imaging, 2024, 59(2): 675-687. DOI:10.1002/jmri.29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