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1, Vol. 44 Issue (4): 281-285  DOI:10.3969/j.issn.1000-9760.2021.04.013
0

引用本文 [复制中英文]

柴丽莹, 李想, 刘燕. 中国失地新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研究进展[J].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1, 44(4): 281-285. DOI: 10.3969/j.issn.1000-9760.2021.04.013.
[复制中文]
CHAI Liying, LI Xiang, LIU Yan. Research progress on mental health in Chinese new urban residents of land-lost[J]. Journal Of Jin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1, 44(4): 281-285. DOI: 10.3969/j.issn.1000-9760.2021.04.013.
[复制英文]

基金项目

泰山学者青年专家人才项目(tsqn201909145);济宁医学院教师科研扶持基金(JYFC2018JS011)

通信作者

刘燕, E-mail: hakunaly@163.com;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21-02-03
中国失地新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研究进展
柴丽莹1 , 李想1     综述, 刘燕1,2     审校     
1. 济宁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
2. 济宁医学院循证医学中心, 济宁 272013
摘要: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部分农民因失去土地而搬迁上楼成为新城镇居民。他们随即面临劳动就业、居住环境、生活模式、人际交往、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剧烈转变或困境,可能会导致严重心理障碍。本文针对失地新城镇居民的定义进行概述,分析失地新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状况及原因,探索有效地针对失地新城镇居民心理调适机制及政策建议。
关键词失地    新城镇居民    心理健康    
Research progress on mental health in Chinese new urban residents of land-lost
CHAI Liying1 , LI Xiang1 , LIU Yan1,2     
1. School of Mental Health;
2. Center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Jining Medical University, Jining 272013,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some rural residents have moved to live in new buildings and have become the new urban residents after they lost their land.They had immediately faced the drastic changes or predicaments in labor employment, living environment, life styl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psychological states, etc., which might cause severe psychological disorders.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definition of new urban residents of land-lost, analyzed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and correlated causes of new urban residents, and explored the effectiv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mechanism of new urban residents of land-lost.
Keywords: Land lost    New urban residents    Mental health    

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1]。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60%,到205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2-3]。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居民因为城镇化建设征地而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成为了“新城镇居民”。在城镇化进程中,失地新城镇居民必将面临劳动就业、居住环境、生活模式、人际交往、心理状态等各种转变或困境。处于城乡二元转型下的失地新城镇居民,因其文化程度、经济水平等因素限制,其心理及精神更为脆弱[4]。本文就失地新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研究进行综述,了解该人群心理健康现况并分析其原因,探讨提高该人群心理健康的有效对策或建议。

1 概念 1.1 失地新城镇居民

随着城镇化发展,在家庭范围上突破传统非农业户口概念形成的新城镇居民群体,被称为“农转非居民”[5-6]。近年来随着城乡户口政策的取消,“农转非”一词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成为了历史名词。有研究使用“上楼居民”“失地农民”或“新城镇居民”代指“被征地农转非”人群,即指因国家建设用地或地方政府公用事业建设而征用土地,农民根据正规的批文而转为非农业户口并办理养老保险的群体[5, 7-8]。本文统一使用“失地新城镇居民”代表因城镇化发展而失去土地进入城镇或城市生活的农民群体。

多数失地新城镇居民在文化程度、思想意识、经济基础和城镇工作技能方面处于弱势,尤其是他们的土地被征用后,他们失去了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及生活资料,快速进入城市生活会使他们面临较大的生活风险和就业风险,甚至心理健康风险[4, 9-10]

1.2 失地新城镇居民心理健康

失地新城镇居民健康是指在我国城镇化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后,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上整体状态良好[11]。心理健康指人们在适应环境过程中的心理体验与行为模式的状态和水平,居民的心理健康依赖于社会性质,也会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改变[12]。对失地新城镇居民来说,土地被征用是生活中的一个特别重大的事件。失地前后,其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巨大改变必然会导致部分居民生理、心理甚至行为等方面的改变[9]。尽管新城镇居民人群自评心理状况较好[13],但是,失地后的市民化过程仍对新城镇居民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各种影响。本文重点探讨失地新城镇居民相关的心理健康问题。

2 失地新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状况及原因分析

失地新城镇居民属于城镇化行进过程中形成的特殊人群,作为农民和市民的中间阶段,该群体既有农民群体易发生的心理问题,又有身份过渡阶段所特有的社会适应问题。体现为普遍缺乏归属感、具有自卑心理或被歧视感受、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适应不良、抑郁情绪、焦虑情绪,甚至自杀等心理问题[14-18]。研究显示,42.5%失地新城镇居民存在异常心理[19-20],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归属感缺失

失地新城镇居民普遍存在心理归属感不足问题[21-24]。原因在于失地新城镇居民进入城镇成为市民后,居住地和居住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该群体在逐步市民化的过程中长期保留大量的农村习惯,同时,他们对新的城镇身份缺少足够的认知,容易对新环境不适应,从而导致归属感的缺失[21, 23-24],甚至幸福感降低[25]。此外,以农村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发生了改变,失地城镇新居对参加公共事务的热情度下降,导致社区凝聚力变差[26]。除环境因素外,其他生活要素比如经济因素、政策因素等也会影响到失地新城镇居民人员的心理归属感问题[26-28],尤其是城乡经济的差异造成失地新城镇居民生活压力巨大,易导致该人群的心理压力和归属感缺失。

2.2 人际关系不适应

失地新城镇居民常由于新城市生活的人际关系多元化引起心理适应不良。主要原因是,在原有的农村生活环境下,人际关系相对简单,而在市民化的过程中,人际关系变得复杂多样,使得失地新城镇居民感到无所适从、内心彷徨而无法容易新的社会关系[29]。尤其刚进入城镇生活,多元化的人际关系常常难以适应。在城镇化和市民化的过程中,无论是生活理念、消费方式、价值观,还是精神状态、心理结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都会发生改变[5]。失地新城镇居民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心理压力冲突主要源自内心的想法无法轻易表达而产生的郁闷感,继而导致人际气氛紧张[29-30]

2.3 自卑心理与被歧视感

失地新城镇居民群体普遍存在憋屈感、不便感、焦虑、不安、自卑心理、身份认同感缺失、被歧视感等心理现象[31]。一方面失地新城镇居民渴望融入城市成为城市居民,另一方面城市原居民对失地新城镇居民的容纳度相对较差,不少城市原居民对失地新城镇居民抱有歧视态度,这种歧视行为通常发生在原居民与新居民居住地接壤的地区,从而造成失地新城镇居民心理失衡、自卑、被歧视感等现象[32]。政府政策的不完善可直接加重此异常心理。失地新城镇居民的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加以疏导,往往导致行为异常,甚至自杀风险[11]

2.4 抑郁情绪、焦虑情绪、自杀倾向

失地新城镇居民同样存在着和其他移居者共同面临的心理问题。在最初迁居时,由于政策不可能使每家每户都非常满意,必然存在不可避免的矛盾,进而产生个别敌对心理甚至失衡心理[25, 33]。失地新城镇居民与未失地农民比较,前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其心理健康状况较差[34]。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改变容易造成心理障碍,导致新城镇居民失地后心理异常率大幅升高,比如抑郁、焦虑、甚至自杀[23-24, 35]。社会身份的转换与差异使得失地新城镇居民内心不断徘徊在“农民”与“市民”之间,尤其是老年人群,极易产生消极悲观的抑郁情绪[36]。女性、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其抑郁情绪罹患比例高达40%[37-39]。城镇新工人的抑郁症患病率(15.3%)高于非城镇新工人(12.0%),尤其是45岁及以上人群中,其抑郁症患病率高达26.9%[18]。同时,4%的新城镇居民自我报告具有较强的自杀倾向[37, 40]。面对上述各种心理问题,提高失地新城镇居民心理调适能力,及时疏导该群体的心理困惑势在必行。

3 对策与建议 3.1 心理调适与健康教育

心理调适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认知、情绪、意志等心理活动进行调整,以保持或恢复正常状态的科学实践活动[10],包括自我调适和他人调适2种,内容涵盖情绪调节、认知调节、个体调节、意志调节等[10]。目前,中国正处于大规模城镇化进程中,针对失地新城镇居民在市民化过程中表现出各种心理不适应,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居民应对新环境和新生活的能力,尤其是心理调适能力。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培训帮助失地新城镇居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引导失地新城镇居民互帮互助,培养积极向上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失地新城镇居民城市生活心理适应性。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失地新城镇居民能够根据自身发展及环境需要对自己进行心理控制和调节,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个人潜力,积极维护其内在心理平衡,消除因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改变而造成的各种心理障碍或心理问题[10, 13, 29]

3.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各地政府需要快速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消除城乡差距。同时,需要完善保障该人群基本生存的相关制度,比如设立失地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政策,更新保险缴费方式,实施对缴费困难的人民群众给予适当的免交或缓缴等优惠政策,保障失地新城镇居民的合法权益,有效处理缓解失地新城镇居民与原居民的矛盾冲突,均有利于失地新城镇居民快速而稳定地进行市民化转变[4, 41]

3.3 创造就业机会

各级政府需要为失地新城镇居民提供就业指导,提高就业咨询,并开展职业介绍等便民服务[42]。政府以及社区服务管理部门还需要系统了解失地新城镇居民人群的基本信息,从而根据其学历水平、工作经历、兴趣爱好为他们推荐适合的就业机会工作岗位,促进该人群就业或再就业,提高失地新城镇居民人群的经济收入,逐渐缓解其就业压力、经济压力及心理压力[20]

3.4 改善社区基础设施,打造特色社区文化

改善新城镇居民社区基础设施,增加社区绿化,减少社区污染,营造良好的社区生活环境。增强社区服务理念,营造温暖的居住氛围,不断增强新城镇居民的归属感[42]。比如在社区配套合格的健身器材,建设丰富的社区活动广场或场所,以满足新城镇居民对娱乐活动、体育活动及社交需求。

社区可以因地制宜地定期举办一些文体活动,比如歌唱比赛、舞蹈比赛、书画展览、社区运动会等[43]。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加社区活动,通过提高居民的参与度,增强邻里之间的交流,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与情感。

3.5 提供初级心理卫生服务

建立有效的社区—医院一体化心理卫生服务模式,建设社区心理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与潮流的心理卫生服务内容,有效协助社区人群建立长效的自我心理调适机制,增强市民化过程中的心理适应性,帮助失地新城镇居民树立正确的观念和认知,增加心理归属感,降低心理异常或心理障碍的发生[29]

3.6 加大社会媒体宣传力度

失地新城镇居民普遍文化水平偏低,可通过传统电视媒体宣传,使更多失地新城镇居民快速了解国家的城镇化福利政策。创办失地新城镇居民专栏节目,扩大失地新城镇居民获取信息的渠道。还可以使用自媒体等新型媒体开展宣传教育,使其产生共鸣感,从而更好地融入城市新生活。

4 小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城镇化发展与社会结构变迁是社会文明进化的必然过程,是生产方式变革的必然结果。在中国城镇化不断深入推进而加速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的大趋势下,重视失地新城镇居民心理健康需求,保障新城镇居民市民化的顺利进行,才能更有效地应对城镇化所引发的各种健康风险包括心理风险,才能从根本上破解城镇化不断扩张所带来的发展困境,从而真正实现现代化。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申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4: 591.
[2]
中共中央国务院.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EB/OL].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4/content_2644805.htm.
[3]
陈文胜. 城镇化进程中乡村社会结构的变迁[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 49(2): 57-62. DOI:10.19503/j.cnki.1000-2529.2020.02.008
[4]
蒋桦, 李勋华. "农转非"居民的市民化阻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 价值工程, 2013(10): 290-291. DOI:10.14018/j.cnki.cn13-1085/n.2013.10.097
[5]
储著斌. 市民化进程中城镇新居民的观念现代化浅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 27(9): 211-213. DOI:10.3969/j.issn.1007-7103.2016.09.085
[6]
谢娟, 罗红彬, 朱红, 等. 天津市城镇居民亚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16, 32(1): 1-5. DOI:10.11847/zgggws2016-32-01-23
[7]
陈霞. 城乡统筹视野下的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就业问题研究-以华岩镇中梁山街道为例[D]. 重庆: 重庆理工大学, 2014.
[8]
胡敏捷. 上海市张江镇征地农转非群体社会保障现状的研究[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8): 27-28. DOI:10.19406/j.cnki.cqkjxyxbskb.2010.08.011
[9]
王子元, 杨凤池, 姚怡明, 等. 北京市农转非人群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及其相关性调查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33): 4105-4107. DOI:10.3969/j.issn.1007-9572.2015.33.018
[10]
李凌. 北京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上楼"农民心理及心理调适调研[J].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14, 28(2): 73-78. DOI:10.19444/j.cnki.1671-7252.2014.02.014
[11]
王海英. 女性失地农民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建议[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7(6): 80-81. DOI:10.3969/j.issn.1672-2035.2008.06.026
[12]
李蔚. 心理健康的定义和特点[J]. 教育研究, 2003, 285(10): 69-75.
[13]
柴小华, 陈传锋. 被征地农民对市民化的社会心理适应过程[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5, 11(1): 74-75. DOI:10.3969/j.issn.1006-9771.2005.01.042
[14]
Lin D, Li X, Wang B, et al. Discrimination, perceived social inequity, and mental health among rural-to-urban migrants in China[J]. Community Ment Health J, 2011, 47(2): 171-180. DOI:10.1007/s10597-009-9278-4
[15]
Liang D, Teng M, Xu D. Impact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on depression in Chinese rural-to-urban migrants: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loneliness and resilience[J]. J Community Psychol, 2019, 47(7): 1603-1613. DOI:10.1002/jcop.22215
[16]
Chen N, Pei Y, Lin X, et al. Mental health status compared among rural-to-urban migrant, urban and rural school-age children in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J]. BMC Psychiatry, 2019, 19: 383. DOI:10.1186/s12888-019-2356-4
[17]
Caine DE. Changing the focus of suicide research in China from rural to urban communities[J]. Shanghai Arch Psychiatry, 2013, 25(3): 174-175. DOI:10.3969/j.issn.1002-0829.2013.03.007
[18]
Li Z, Dai J, Wu N, et al. The mental health and depression of rural-to-urban migrant workers compared to non-migrant workers in Shanghai: a cross-sectional study[J]. Int Health, 2019, 11(Suppl.1): S55-S63. DOI:10.1093/inthealth/ihz081
[19]
吴秀娟, 张训保, 韩玮, 等. 城市化进程中苏北地区失地农民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 2009, 36(9): 1692-1694.
[20]
张训保, 卓朗, 吴秀娟, 等. 社会转型期失地农民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09, 25(9): 1079-1080. DOI:10.3321/j.issn:1001-0580.2009.09.028
[21]
高昌刚. 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社会心理状态的嬗变[D]. 合肥: 安徽大学, 2011.
[22]
苏会灵. 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心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价值工程, 2013(23): 251-252. DOI:10.14018/j.cnki.cn13-1085/n.2013.23.143
[23]
侯为义. 征地过程中农民心理与行为的区域差异与成因探讨——以绵阳市与南京市为例[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0(6): 99-103. DOI:10.3969/j.issn.1009-4210.2010.06.015
[24]
胡建德, 潘丽红, 马东阳, 等. 上海市浦东新区失地农民心理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7, 44(3): 470-473. DOI:10.13479/j.cnki.jip.2017.03.027
[25]
隋华杰, 冷皓凡. 失地农民与一般农民的主观幸福感对比调查研究[J]. 农业考古, 2011(3): 95-97.
[26]
贺巧渝, 胡惠, 高博, 等. 社区社会资本与中老年农转非居民生命质量的关系探讨[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51(2): 225-230. DOI:10.12182/20200360502
[27]
张传华, 邓凌, 邱道持, 等. 征地过程中失地农民心理特点探析[J]. 农村经济, 2005(9): 116-118. DOI:10.3969/j.issn.1003-7470.2005.09.036
[28]
李佳倩. 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及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以莲花县为例[D]. 南昌: 江西师范大学, 2018.
[29]
张宇, 郎福臣. 城镇新居民的自我心理调适与政府应对策略[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9(5): 131-133. DOI:10.3969/j.issn.1008-5831.2003.05.038
[30]
方亚琴. 就业与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J]. 学习与实践, 2015, 32(4): 23-31. DOI:10.19624/j.cnki.cn42-1005/c.2015.04.003
[31]
张莉曼, 汤夺先.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心理适应问题论析[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0(2): 93-97. DOI:10.19624/j.cnki.cn42-1005/c.2015.04.003
[32]
魏荟荟, 吕飒飒, 汪祚军, 等. 城市适应策略、歧视知觉对失地农民和流动民工心理适应的影响[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 38(5): 27-31.
[33]
邹秀清, 钟骁勇. 失地农民冲突意愿形成的心理感知影响因素研究[J]. 资源科学, 2013, 35(12): 2418-2425.
[34]
俞洋, 徐彩霞, 徐国洪, 等. 失地农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18, 24(3): 83-84. DOI:10.3969/j.issn.1672-187X.2018.03.024
[35]
赵翠玲, 李明蔚. 失地农民社会心理与社会稳定刍议[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23(1): 18-19. DOI:10.3969/j.issn.1008-7540.2007.01.008
[36]
丘芳, 饶兴阶, 刘永连. 城镇新老年居民幸福感调查[J]. 中国老年杂志, 2014, 34(7): 4003-4005.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4.14.088
[37]
刘正奎, 陈天勇, 王金凤, 等.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老年人的抑郁情绪及相关因素[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8, 32(1): 43-48.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8.01.008
[38]
李丽娜, 刘霄, 马会霞, 等. 城镇化进程中留守妇女安慰寻求、孤独感与抑郁的相关性[J]. 现代预防医学, 2016, 43(7): 1217-1221.
[39]
苏丹, 张静平, 张颖新, 等. 我国农村与城镇空巢老人抑郁状况与社会支持的比较[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2): 359-361.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2.02.062
[40]
Zeng C, Li X, Yang X, et al. Experiences of stigma and suicidal behaviors among rural-to-urban migrants: the mechanistic roles of depression and substance use[J]. Psychology Health Medicine, 2020, 25(4): 446-456. DOI:10.1080/13548506.2019.1687921
[41]
屈静晓, 龙方, 卢艳. 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水平分析: 以长沙市为例[J]. 湖南社会科学, 2016, 29(5): 90-93.
[42]
李智. "农转非"居民社区归属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J]. 商, 2016(4): 67.
[43]
许文, 魏世创. "农民上楼"后老年人精神需求及支持对策研究——以无锡塘泾里社区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 29(3): 222-224. DOI:10.3969/j.issn.1007-7103.2018.03.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