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hJax.Hub.Config({tex2jax: {inlineMath: [['$', '$'], ['\\(', '\\)']]}});
文章快速检索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8, Vol. 41 Issue (1): 5-8, 12  DOI:10.3969/j.issn.1000-9760.2018.01.002
0

引用本文 [复制中英文]

白波, 程刚. 重视医学人文教育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J].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8, 41(1): 5-8, 12. DOI: 10.3969/j.issn.1000-9760.2018.01.002.
[复制中文]
BAI Bo, CHENG Gang.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medical humanities education and cultivating high quality medical talents[J]. Journal Of Jin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18, 41(1): 5-8, 12. DOI: 10.3969/j.issn.1000-9760.2018.01.002.
[复制英文]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7-10-09

编者按: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医学教育基础的、重要的内容。济宁医学院坚持“为国家育人才,为大众谋健康”的办学宗旨,致力于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身心健康”,具有 深厚人文素养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学校“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中心”是山东省“十三五”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济宁医学院传承和弘扬孔孟儒家文化传统,长期开展以“爱心教育”为特色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和实践。本期开设“医学人文教育”专栏,刊载部分研究论文,以飨读者。

重视医学人文教育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
白波, 程刚    
济宁医学院高等医学教育研究中心; 济宁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 济宁 272067
摘要: 本文分析了医学的人文属性,对当前高等医学教育过程中医学人文教育的不足作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在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医学人文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实践教学等环节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路径和方法,指出我国当前的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亟待加强医学人文教育。
关键词: 医学人文教育    高素质    医学人才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medical humanities education and cultivating high quality medical talents
BAI Bo, CHENG Gang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Jining Medical University; The Second 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 Jining Medical University, Jining 272067,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dical humanities, discusses the deficiency of medical humanities education in current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approaches to develop the medical humanities education in terms of clinical medical talents training,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staff, disciplines and specialities, and practice teaching.In China, the current medical education reform needs to strengthen medical humanities education.
Key words: Medicine humanities education    High quality    Medical talents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等明确提出:必须紧紧围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这个主题,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新育人理念,创新育人方式,改善育人生态,提高教师素质,建立健全各级各类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升育人水平;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德培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引导医学生将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明确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定位和培养规格,重视人文素质培养,注重能力素质锻炼和批判性、创新性思维的养成;培养医学生关爱病人、敬畏生命的职业操守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1]

医学的终极价值不仅是培育医务工作者的临床医学技能,更需培养其医学人文素养。传统生物医学模式下,医学教育往往过于专业理论和技术的培养,强调医学的人文属性不够,致使医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复杂的临床工作。因此,现代医学教育已从注重医学专业理论和技术的培养,逐渐转变为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尤其是在医学生基础医学教育阶段,更加突出了对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2]。因此,如何在培养医学生临床技能的同时,强化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医学能力与人文素养兼具的医学生已成为当前医学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研究方向。

1 医学是人学,医学人文是医学的天然组成部分内涵

医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统一的学科,除具有科学的一般属性外,其特殊性在于医学是直接面对人、研究人和生命,服务于人的科学,医学的根本是人学。医学的发展蕴涵着人文精神的滋养和培育,不仅具有天然的人文社会科学属性,还更强调对解除患者病痛的同时给予患者人文方面的关怀。因此,没有人文精神的医学不能够成为完整(完美)的医学,医学教育的本质则要求在完成医学生临床技能培养的同时,完成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在医疗实践环节,医学教育不仅涉及临床技能的学习,更渗透着大量的人文知识、人文理念和人文精神的学习。解除病患痛苦需要深厚的医学理论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良好的人文关怀意识和能力亦是实现治病救人的重要一环。医学生必须通过学习和感悟,建立医学人文理念和人文素养,培养良好的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医生。

2 医学人文缺失的原因

自20世纪下半叶起,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科学、信息技术等迅猛发展,推动了医学进步,药物及诊治技术出现了革命性变化,“唯技术论”成为医生和患者追求的目标,导致医学目的偏差,人文精神淡化,医患矛盾突出,使治病救人,理应受人尊敬的医疗卫生行业处于极为尴尬的境地。

2.1 生物医学模式的固化

现代科学技术使临床医疗、科研关注“细胞”“分子”“基因”等,探寻疾病的“生物学因素”,强调“精确”的诊断、“精准”的治疗,而忽略了人类疾病的“社会”因素和病人的精神、心理需求;医生愈来愈依靠新“技术”,患者愈来愈相信新“技术”,而本应作为诊治疾病基础的医患沟通交流愈来愈少;医生对疾病“共性”关注多,对不同病人主观的、内心的感受、个体的情感等“个性”关心少。医学高新技术应用与人文精神日益分裂,生物医学模式根深蒂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阻力重重。

2.2 医疗服务“市场化”的影响

市场经济重要的标志是逐利,而医学追求的根本是维护人的生命与健康,在现有社会发展水平下,二者极难协调统一。医疗服务“市场化”严重冲击医学的公益性,背离了以人为本、人道主义为主旨的医学伦理原则。医患关系被物化、异化,直接或间接损害了医学专业的诚信、独立性与尊严;作为医患和谐基础的信任降低,作为与疾病做斗争的“同一战壕战友”的亲密医患关系被破坏,医患关系成为“金钱关系”,医患纠纷增多。

2.3 医学目的偏离

医学目的应与人类对医学本身的认识程度和利用程度、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医学科学发展水平相一致。传统医学的目的是“治愈疾病、阻止死亡”,使得医学愈来愈依靠高新技术,医患双方对医学高新技术的不恰当理解和应用,导致了不惜一切代价的追求“治愈”“完美”。医学技术由手段变成了目的,医学的目标、医务工作者的专业理想与职责义务、医学的理性等完全受制于技术,导致了医疗危机:医疗费用猛涨,保健覆盖面小;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医疗保健服务中推广落实步履缓慢,而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病、老年病、非感染性疾病等并未得到有效控制,病死率也无明显下降;医患关系紧张,社会不满与日俱增。

2.4 医学人文教育不足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招生生源直接来自高中“理科”毕业生,医学生人文素质“先天”不足;而在医学教育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中,过度强调医学知识、理论和技能的传授与培养,忽视了医学伦理、社会科学等医学人文相关素养在医学生培养中的作用,制约了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医学人文水平的提高。

由于缺乏系统的人文社科知识学习和训练,医学生在进入临床学习和工作时,常见诸如缺少医学哲学观,只见“病”,不见“人”;只关注本专业疾病的研究,缺乏观察“大健康”问题的敏锐性,分析问题缺少辩证和形象思维;艺术修养不足,解决问题机械化,缺少想象力;缺乏医患沟通技巧,不能耐心深入地了解、认真细致地观察、科学诚恳地解释;缺少有针对性的关爱病人,文明修养不足,不能平等尊重他人,造成患者的不信任和抵触;缺少法律意识和保护自身及患者的能力;缺少医学伦理观念,工作中忽视对生命的尊重;语言表述能力差,医疗文书的科学、严谨、逻辑性不足,导致他人误解等问题。

3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建议

反思医学、医学教育和医生实际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认识到必须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促进医学模式的转变。增强医学人文素质必须从医学教育入手,其内容应涵盖临床医师工作中所必需的医学人文知识和技能,不仅是学习理论,重要的是实践。需要加强医学生对医学模式、医学目的、医学责任的教育,科学、正确的面对生命和健康、疾病和死亡,提高从事医疗服务工作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我校坚持以培养具有“仁爱”情怀的医学人才为目标,以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平台建设为条件,以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改革为驱动力,以“爱心”教育活动载体为手段进行设计、管理与实施,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着力创新以“爱心教育”为特色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实践模式;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沐浴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构建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特质、医学人文教育特征、济医自身特色的“大爱”情怀育人体系,为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身心健康”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夯实了基础。

3.1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是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

在医学生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求医学生能够学习掌握医学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还要同时兼具较高的人文素养和人文能力。工作中体现出人性关怀、社会公正、公平的人道主义,关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守护生命的精神。人文素质教育应贯穿于医学生院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的全过程,包含人文知识的理论与实践教育,人文知识的课内与课外教育.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是当前医学模式转变和高等医学教育的客观需要,更是探索和完善人文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3]。医学生不但要学习应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解决病患问题,更要学习应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方法解决医学和保健服务问题。长期以来,医学院校在实施医学人文教育过程中,存在照本宣科、教育理念落后、缺乏理论支撑等问题。我们应以“爱心教育”为主线,将“爱心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心理与行为健康教育等人文教育理念贯通于医学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课堂教学、临床实习、社会实践以及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全方位全过程,丰富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理论及实践体系。

3.2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

做好医学人文教育,特别需要广大教师具备深厚的人文素质底蕴和培育能力[2]。承担医学教育教师对医学人文的理解和经验是决定医学人文教育能否很好开展的关键。他们应具备丰富医学知识和深厚的人文底蕴,需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把医学人文精神贯穿于教学实践中。除建设专业的医学人文师资队伍外,还应鼓励拥有医学知识背景且具有深厚人文功底的教师投身到医学人文教育领域中[4]。师资队伍的人文素质和自我修养是做好医学人文教育的关键,我校每学期都开展医学人文专题讲座、研讨会、观摩、培训等,帮助任课教师学习和提升医学人文素养,要求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体现以人为本、患者至上、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理念,成为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思想的教育者、道德的示范者,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3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医学人文学科建设是基础

医学人文学科是医学院校开展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基础。加强医学人文学科建设不仅有利于提高医学院校师资的总体教学水平,更有利于推进医学人文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医学人文教育需要医学教育与人文教学教育相融合,医学人文学科建设也必须与医学专业相结合,真正在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解决医疗行业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我校根据学校发展现状,积极开展医学人文教育教学改革,鼓励开展人文社会科学和医学人文研究,建立了省级“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和“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基地”,健全了人文社会科学管理体制; 制定实施了《济宁医学院医学人文教育大纲》,为学校开展医学人文教育研究提供了优良平台。

3.4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体系建设是保障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需要做好医学人文课程的设计和建设,建立与专业教育相衔接的医学人文教育体系。我校在医学人文教学上,逐渐形成了“医学人文课程+专业课程人文内容+医学人文实践”的综合教学模式。另外,注重医学人文课程与医学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尤其在实践教学环节,更加注重体现医学人文教育相关内容,使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始终贯穿医学教育的全过程。我们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着力创新以“爱心教育”为特色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实践模式,尝试建立“学生管理-人文课程-专业实践”五年一贯的医学人文教育体系。

针对医学院校在医学生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人文素质教育与实际育人环节脱节问题,我校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的确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人文课程的设置、教学实施、师资队伍建设、第二课堂的开展、实践平台的构建以及社会服务等各个环节紧扣培养医学生的“爱心”这一主题,探索构建具有“爱心教育”特色的全方位、全过程的医学人文教育体系;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爱心教育”为特色,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包含“心理-行为-健康”在内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构建了具有浓郁的儒家文化气息的“爱心教育”课程模块,编写了诸如《让爱为生命护航》《爱的故事在这里诞生》等特色鲜明的“爱心教育”系列教材并运用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与实践;针对医学人文教育与实践融合不足,打造了“生命教育”“大爱讲堂”“济医青年论坛”“相约《论语》在济医”“医学人文与儒家文化进校园(微山湖论坛)”“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品牌活动,设立了名人堂、生命科学馆、文化长廊等医学人文教育场所,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责任感,打造具有大爱精神的校园文化品牌;学校“孔子学堂”和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基地“医学人文教育中心”联合孔子研究院开展的传统文化活动及实践活动,协同搭建医学人文教育与实践平台,有力地促进了我校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

3.5 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重在理论联系实际

医学人文教育绝非仅仅设置几门课程,重点是人文理念的建立、树立和强化。要培养医学生关心他人、关注社会、文明礼貌等基本素质,通过系统的医学人文教育强调重视生命的价值,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关爱生命,在医疗服务中体现医学人文精神。

建立完善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是一个系统且漫长的过程,医学人文知识需要通过临床实践加深理解和运用,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感悟。培养医学人文实践能力,除了理论教学外,重要的是实践训练[5]。我校积极建设优质医学人文教育实践基地,强化医学人文实践。建设了生命科学馆、医学伦理学实践基地、人文社科教育基地、临床实习见习基地等。通过社会实践了解民众疾苦及基层医疗卫生状况,唤起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人文情怀,充分领会医学人文教育的深刻内涵,不断培养自己的“关心、尊重、理解、尽责”的优秀品质和立志成才、服务社会的崇高追求。在今后的医疗活动中,能够借助医疗实践这一载体,不断提升对医学、医德、医疗三方面价值的选择判断和服务能力,自觉树立为病人解除病痛的医学理念[6]

3.6 医院人文氛围对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作用

医院人文精神主要体现于对病人的尊重。即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能够尊重患者的人格、生命、医疗权利及生命价值。教学医院良好的人文环境与服务对培养学生医学人文的职业精神十分重要。

我校打造以“爱心”为核心的附院文化品牌,充分发挥医院文化对医学人才培养的潜移默化作用。附属医院作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引入“以患者为中心”的JCI核心理念,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实践,全面开展医学人文指导下的医疗服务,并持续改进,促使医护人员树立人文精神的职业意识,坚持高擎公益旗帜,面向全国开展了“爱心医疗救助工程”,连续14年每年为100位家庭贫困先心患儿免费手术,打造的“大爱无疆”服务品牌极大地减轻了大病重病患者及贫困家庭患者的负担,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医学教育的结果,不仅仅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危,还关系着千家万户的身心健康,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安宁。医学人文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其核心是医学人文教学要作为医学生的培养重要目标之一,为临床医学卓越人才的培养提供帮助[7]。医学教育改革需要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把德育作为医学人才培养的首要内容,将医学人文教育和医德培养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学生“无负使命之责”的职业思想,引导医学生将预防疾病、解除病痛和维护群众健康权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使医学成为有情怀、有温度的科学[8]

现代医学模式不仅需要医师具备高超的医学技能,还要具备较强的医学人文素养。因此,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必将成为医学教育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9]。作为医学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将人文精神融入医学教育中,实现人文教育和医学知识、技能的协调互补,着力培养富有“仁爱”情怀、“医德高尚、医术精湛、身心健康”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为健康中国输送高素质医学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卫生部. 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 教高[2012] 6号.
[2] 杨永丽, 王瑾盛, 文凯. 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困境与出路[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 30(8): 1018–1024.
[3] 张桥. 对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 30(9): 1159–1163. DOI:10.12026/j.issn.1001-8565.2017.09.23
[4] 郝茜, 张爱莲. 我国医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及思考[J]. 中国继续医学敖育, 2016, 8(28): 30–32.
[5] 管园园, 王锦帆, 沈洪兵. 医学生医学人文实践能力培养探讨[J]. 医学与哲学, 2014, 35(9A): 88–90.
[6] 阎秀丽, 苑旸, 宋真. 提升医学生人文教育水平助推医学事业发展[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 10(15): 66–68.
[7] 人文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纲要[J]. 医学与哲学, 2015, 36(7A): 1-10.
[8] 曾益新. 大力推进医学人文建设[J]. 中国医学人文, 2017, 3(9): 10–11.
[9] 任天波, 张焜. 关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究[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 30(4): 516–520.